呼倫貝爾農墾大興安嶺諾敏河農牧場有限公司位于呼倫貝爾農墾大興安嶺集團最西端,耕地較少,自然災害頻繁,企業經營效益持續低位徘徊。2019年以來,該公司深化企業化、公司制改革,加強管控節本,挖潛增效,努力提高盈利能力,擺脫經營困境,走上高質量發展新道路,年經營利潤由2019年以前200萬元左右提升至2021年的2000萬元以上,改革的紅利釋放后結出了一串串碩果。
六大改革措施破解難題
諾敏河農牧場公司事業區總面積45.5萬畝,耕地6.4萬畝、草原3.2萬畝、水面8000畝、林地3000畝?,F有生產連隊6個,主要產業是農業。多年來,土地連年歉收,企業發展陷入困境。
面對歷史債務沉重、財務費用居高不下、長期以來收入來源單一、統管耕地分散、社會負擔過大等問題,諾敏河農牧場公司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要求,實行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以“穩住農業,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為目標,制定了公司發展的六項措施:打破耕地固有經營模式,整合資源、集中管理。將原來由6個連隊分別監管的統管地合并成三個專職統管隊,讓專職專業人員干好專業的事,更好地推廣應用各項先進生產技術;實行成本逆控,采取“四定、四統一”管理辦法,即定作物、定產量、定成本、定責任人,統一農藝措施、統一作業標準、統一作業費標準、統一播種時間;加強管理,明確職責與分工。成立了以農牧場董事長為組長的監督組織機構,下發相關工作制度嚴格監督管理;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的種植模式,并開展大面積機械化標準化作業。
全方位管控實現節本增效
提升管理水平、增強管控能力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諾敏河農牧場公司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建立全方位管控體系,壓縮管理費用,嚴格執行剛性預算。
該公司始終在節本增效上狠下功夫,在統管地監督管理上,對每塊統管地從春播到秋收秋整實施全程全方位無死角的監管,機關監管小組人員始終堅守在生產第一線。為保障耕地的有效利用,該公司著力排查影響耕地生產的不利因素,全面治理“水打溝”和“林影地”,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時,該公司按照農墾集團要求,落實主體責任,加強上下聯動,下功夫抓好清欠工作。
創新發展模式增添新動能
諾敏河農牧場公司把追求利潤最大化作為奮斗目標,立足土地經營、糧食生產主業,創新發展模式,注重筑牢農業產業基礎,精準布局,務求實效。加大耕地統管力度,加強規?;芾?,實現土地效益實現最大化。到2021年底,該公司統管地面積達到4.1萬畝,相較于2008年增加了3.6萬畝。此外,通過公管地公開掛網競價承包,每年可為公司增加土地租金100余萬元。公司不斷探索適合本地的種植模式,由小壟種植模式向大壟高臺壟上三行種植模式轉變;該公司建設大豆高產攻關田2300余畝,通過肥料對比實驗,選擇出最佳底肥與葉面肥品種與配方,為指導公司農業生產提供科學理論依據,促進了耕地質量提升;在大豆優質品種選擇上,與有誠信的制種企業聯繁,增加產品附加值,每年可增加收入10萬元以上;公司實施了產品質量追溯項目,實施2萬畝綠色食品級大豆項目,為農墾企業產出大豆提供了身份認證追溯,增強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
責任編輯:刊物編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