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去年歷史罕見的秋汛影響,陜西農墾華陰農場有3萬余畝小麥晚播。農場產業發展部經理張建平介紹,“去年最早播種的一塊地是10月27日,也比往年遲了半個月”,且小麥播期也拉的很長,“去年最晚播種的一塊小麥一直到11月27日才播下去”。播期明顯推遲,導致今年春天小麥苗情復雜、長勢偏弱。
怎樣讓這3萬余畝晚播小麥促弱轉壯?農場總經理賈克強率領班子成員、小麥種植管理區長,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抽查、檢查和督查。全面掌握晚播小麥苗情后,部署把“藏糧于技”的技術活派上用場:他一邊督促產業發展部建立弱苗田塊登記臺賬,精準制定管理方案;一邊指導種植區全面鋪設滴灌管,對小麥進行“水肥一體化”精準澆水、施肥。
4月18日,華陰農場組織中層副職以上黨員干部60余人深入田間地頭逐區逐地察看小麥分蘗、孕穗、長勢等情況。經比較,發現鋪設滴灌管地塊的小麥長勢明顯比大水漫灌和龍帶噴灌的小麥長勢要好,也好于去年同期。
小麥促弱轉壯取得“超預期”進展,既是華陰農場認真貫徹落實省農墾集團“扎實推進集團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五大行動”的結果,也是農場克服困難、緊抓春管使然。
接下來,華陰農場小麥生產還將面臨多個關口,但只要思路對頭、措施對路,思想上不松懈,行動上不松勁,就有信心繼續“過關斬將”,奪取夏糧小麥豐收。
責任編輯:事業發展處